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及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广东省委关于开设“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高校精品思政课程部署要求,切实推动党建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10月24日至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四个支部到汕头、潮州及广州荔湾区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等地,以“循足迹、悟思想、强担当”为主题,开展多场主题党日暨研学活动。活动旨在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通过实地研学、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将南粤大地的改革实践、文化传承转化为思政课“活教材”,以党建引领凝聚育人合力,强化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使命担当。

循改革足迹,悟“走在前列”的实践智慧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一支部、二支部以“循总书记足迹,感悟初心使命”为主题,赴汕头、潮州开展研学。在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党员教师们走进开埠文化陈列馆,回溯“百载商埠”的开放历史;驻足侨批文物馆,从一封封侨批中读懂华侨华人艰难创业、心系乡梓的家国情怀。来到潮州古城,党员教师们实地考察广济桥、牌坊街、镇海楼等文化地标,观看英歌舞非遗表演,走访嵌瓷、木雕、潮绣等非遗传承工坊,从静态的历史建筑保护到动态的非遗活态传承中,进一步领悟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明确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向。在研讨环节中,党员教师们围绕潮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创新实践展开交流,一致认为要把汕头开埠区“微更新”、潮州古城非遗“活态传承”等现实成果转化为《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课程的鲜活案例,用广东改革发展的实践伟力阐释党的创新理论。
承中华文脉,铸“文化自信”的育人根基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三支部、四支部以“赓续中华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在学院党委组织宣传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安丰田的带队指导下,赴广州荔湾区开展研学活动。在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党员教师们沿着青石板路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实地感受“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微改造”的成果,对“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城市更新理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党员教师们通过文物展陈、多媒体演示,系统梳理粤剧从起源到繁荣的历程,深刻认识这一“岭南文化瑰宝”的艺术价值与传承意义。在詹天佑故居纪念馆,党员教师们感悟“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科学家精神与工匠精神。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党员教师们全面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成果与“打造世界级文化高地”的战略布局。在研讨环节中,党员教师们围绕“本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开展深入交流,提出了文化资源开发、教学案例积累、教学方法创新等多方面的具体建议,进一步明确将大湾区实践融入思政课、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路径。
强党建引领,聚“立德树人”的奋进合力
此次各支部联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深化党建引领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实践。活动以“实地研学+现场教学+专题研讨”的形式,将党员教育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既让党员教师在“行走的课堂”中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也为思政课挖掘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党员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用南粤大地的改革故事、文化故事增强理论说服力,用富含地方特色的案例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将持续创新支部学习与实践形式,深化党建与思政课教学、课程建设的融合,推动打造更多精品思政课程,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