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工作实效,切实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10月17日,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廖金宝出席会议并做专题报告,会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林紫兰主持。
本次会议邀请了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青年长江学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教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高校思政工作首批中青年骨干、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徐川教授做“聚焦铸魂育人,彰显思想伟力——谈谈思政工作怎么做”专题报告。
徐川教授结合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介绍了“川流不息”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形成过程,并分享了“八个一系列”的工作模式,即一系列工作品牌、一系列著作读物、一系列思政视频、一系列工作方法、一系列理论成果、一系列宣讲品牌、一系列社会影响、一系列未来规划,引导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走实践总结经验、经验凝练方法、方法深化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路径。

会上,学院党委保卫部部长邱晓毅通报了安全保卫工作的最新情况;总务后勤部丘岳军解读了学生医保政策、“两热”保障及晨检工作机制;学生工作处心理中心主任黄婷红介绍了学生心理突发情况的处置机制、重点人群月谈机制及谈话技巧,邓文霞通报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流程及国家三金工作情况,进一步强化了“大学工”队伍对相关政策和新形势的应知应会,形成了“大学工”队伍共筑校园安全防线的共识。
在学生工作部署会环节,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人王铿崎指出,将按照“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推进“八大工程”3.0版本,包括“浸润化”思想教育、“专业化”队伍培育、“发展型”资助育人、“守护型”心理育人、“成长型”就业育人、“引领型”国防教育、“信息化”服务育人及“品牌型”平台打造,努力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团委副书记刘一苇围绕培根铸魂、固本强基、凝心聚力、青春建功四大工程展开工作部署,并同步发布2025年秋季学期共青团活动一览表,以系统化、品牌化的活动矩阵推动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学生工作实践交流环节,海事学院党委书记廖文成分享了《面向水上运输类行业需求,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的经验,从就业工作理念、思路与举措、特色与经验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信息学院党委书记陈秀君以《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共赢”:打造有温度、有战斗力的辅导员成长共同体》为题,从机制、平台、文化、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两位书记的分享,紧贴实际、立意深远,既有工作思路的启发,又有工作方法的经验指导,更有思政工作的热切情怀,将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相融相促,建设高质量学生工作提供参考。
在辅导员育人故事分享会环节,四位优秀的辅导员分享了他们的育人经历与感悟。团委朱键以《实践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为题,讲述了实践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智慧交通工程学院黄婉宜以《育人故事: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实践与思考——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为题,探讨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路径与挑战;机电工程学院况文娟分享了《从“被撑伞”到“为他人挡雨”:资助育人里的双向成长》的温馨故事,展现了资助育人的双向收获;轨道交通学院黄文祥以《从校园到军营:打通毕业生征兵最后一公里》为题,介绍了征兵工作的创新做法与成效。
会议还举行了2025年专职辅导员“青苗工程”结对仪式。通过师徒结对方式,新入职辅导员与经验丰富的老辅导员结成对子,共同探索育人新路径与智慧。

学院党委副书记廖金宝作《以辅导员“第四支队伍”建设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的专题报告。他深刻阐述了辅导员队伍从“坚强哨兵”到“育人主力军”的身份升华过程,提出了将《行动方案》的“施工图”转化为队伍建设的“实景图”的具体措施,鼓励全体学工人员在深耕一线中成就学生、成就自我,共同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更凝聚了“大学工”队伍的共识与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共同书写学院教育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