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5月20日,汕尾市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陆丰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举行。此次活动以“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为主题,全方位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为汕尾市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活动当日,现场气氛热烈,来自汕尾市教育局及各县区的分管局领导、相关业务科室领导,以及汕尾市各职校的领导和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职业教育新时代发展路径,交流教育教学经验,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出谋划策。

启动仪式上,我院智慧交通工程学院龙庆文副教授受邀开展了主题为“‘四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的讲座。广东省“双百行动”驻陆丰服务队长邵存才、副队长刘可,我院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郑木溪参加了启动仪式。
龙庆文以“四新”相关国家大政方针为开篇,详细解读了“四新”——新业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深刻内涵。龙庆文指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适应“四新”需求的技能人才。

结合个人实际工作经验,龙庆文深入剖析了“四新”对职业教育的深远影响:职业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将“四新”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新业态,基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或产业融合,要培养学生在跨境电商、智慧出行、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从业能力;在新技术方面,要加强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教学融入;在新工艺上,要让学生熟悉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促进企业增效、降本、提质。
围绕“一技在手,一生无忧”的职业教育周主题,龙庆文给出了相应建议: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订单班培养等方式,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持续实践中提升“四新”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同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双向流动,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还要培养学生跨领域创新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及职业技能迁移和自主学习意识。
本场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赢得了现场听众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参会人员纷纷表示,讲座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自“双百行动”开展以来,我院在基层人才培养培训、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为汕尾市提供了高质量的支持。此次受邀参与汕尾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是校地合作的又一次深化。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与汕尾市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推动校地合作迈向新高度,为汕尾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一技在手,一生无忧”成为更多职教学子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