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青年师生思想引领,引导青年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4月9日,我院在清远校区清逸苑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与信仰对话 为青春领航”青年师生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罗毅,党委副书记廖金宝,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负责人,学院第七届团委委员、专职团干和学生代表参加本次座谈。

会上,2023年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优秀团队——“航标灯”宣讲队以“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为主题开展宣讲,通过故事演绎、舞蹈、歌曲、朗诵等丰富多样的宣讲形式带领现场师生重温井冈山革命期间那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宣讲队重现了《无字家书》《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映山红》等精彩片段,惟妙惟肖的情景演绎和动人至深的歌舞表演,为观众们深情讲述了党带领中国人民艰难探索革命道路和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舍身就义的感人故事。宣讲队成员代表谢悠尘同学还就参加宣讲队以来的心路历程与成长收获作了分享。

交流中,获评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优秀服务项目——信息学院“芯·青年”成长驿站成员代表王雨丹同学作了项目建设经验分享。她介绍了项目的发展历程、工作机制、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效,表示将进一步完善项目“一芯三环五维度”的工作机制,带动更多同学参与到“我为同学做实事”服务中去。获评2023年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优秀团队——“陶园结艺”实践队指导老师钟琦和成员代表柯程朗同学作了心得分享。钟琦介绍了实践项目的开展情况和创新亮点,现场展示了龙塘陶缸的产品特色,表示将带领同学们进一步挖掘龙塘陶缸烧制技艺的非遗价值,讲好非遗故事,以青年实际行动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柯程朗分享了实践过程那些不容易的“小故事”,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属于他们团队的“百千万”故事。学院团委兼职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吕晓燕在发言中讲到,思政教师的工作与团委业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将努力发挥协同作用,聚焦思想引领、学以致用、组织保障、第二课堂四个方面搭建好“大思政课”建设平台,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罗毅充分肯定了师生们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并围绕“感动”“欣慰”“亮眼”三个主题词分享了自己的座谈体会。一是井冈山精神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折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令人感动。井冈山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青年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宣讲队应用“理论+文艺”的方式创新演绎,讲好了中国革命故事,有效推动理论学习宣讲往实走、往心走。二是广交学子在志愿服务的青春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责任担当令人欣慰。“芯·青年”成长驿站以朋辈互助的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不仅生动诠释了“我为同学办实事”的实践内涵,也为学生骨干们锻炼提升自身能力、展示使命担当提供了良好平台。三是同学们参与龙塘陶缸烧制技艺非遗传承的实践和作品十分亮眼。“陶园结艺”实践队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直播、短视频等现代化手段重现传统技艺非遗文化,既为人们提供了了解龙塘陶缸烧制技艺的窗口,也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充分展现了广交学子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罗毅勉励师生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实践项目不断丰富自身阅历、提升认识水平,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本次青年师生座谈会氛围轻松、交流热烈,同学们备受鼓舞,对进一步畅通同学们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渠道,更好地制定“第二课堂”育人清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