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交院新闻 · 正文
交院新闻

标杆引领!我院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14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作者:陈婧  发布时间:2023-11-21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示范计划项目立项名单,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大满贯,六类项目100%立项。学院获评“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和“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筑智慧施工技术》等7门推荐课程全部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王龙、李俊辉及其团队入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交通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与实践-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多层次融课程思政,全方位促德技兼修-<城轨专用通信设备维护>课程思政建设案例》等2个项目获批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其中,我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是全省高职院校获批的10个省级示范中心之一。继2021年我院获批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后,这是我院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系列骄人的成绩。至此,我院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已覆盖目前国家、省级课程思政全部荣誉,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广交院课程思政品牌已初步形成。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主要举措,是构建“大思政”新格局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职业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挖课程和教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铺路石”品格、“航标灯”精神的素质养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多年来,学院积极探索“定指南、建机制、搭平台、广践行”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前瞻性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新目标、教学改革新任务、教学研究新方向、示范推广新模式,打造了一批有机融入、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项目,彰显出优质的育人成效。

  以机制创新,强化课程思政系统设计。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高水平建设,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统筹规划、学院各部门协同联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推进实施、教师参与践行的工作格局,发挥二级教学部门党支部“双带头人”的主体责任,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压实课程思政工作任务,由点到面保障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课程思政育人格局。重点突破、实践创新,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包括《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意见》《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等纲领性指导文件以及教师培训、教学督导、教学评价、典型示范等四类管理制度,保障课程思政的全覆盖和全方位落实。

  以教学创新,涵养学生交通报国情怀。学院不断丰富新时代交通精神内涵,继承和发扬以“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精神、救捞精神、“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精神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交通精神,为交通运输事业注入新的内涵活力。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了以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公共类涵养、专业类深耕、实践类赋能、特色类精准”为支撑,以“铺路石”品格和“航标灯”精神实践育人工程为引领的全方位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的“铺路石”品格和“航标灯”融入授课计划和教案,以教学名师、创新团队为引领,在不打破原来教学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基因融入”“画龙点睛”等方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每一门专业课程。已建成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国家级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一系列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包括3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群、4个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5个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32项课程思政示范教学案例和系列校本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


8.png

9.png

  以名师引领,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发挥李俊辉等名师团队领衔的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周名侦等技能大师领衔的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课程教学方案设计、课程标准制定、新形态教材编写,以工作坊、专题研讨、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课程思政改革难题攻关。在8个专业群举办“说专业、说课程、说课堂”活动,推进“学”思政理论、“说”优课示范、“练”教学技能、“诊”教学问题、“思”教学范式五大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模式。近三年学院承办课程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国培项目5项;荣获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5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涌现出一批成效突出的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学院各层面开展近200多次说课、教学沙龙、集体备课、交流观摩等教研活动。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黎新华、李俊辉等教授已成为职业教育知名的课程思政培训导师。


11.png

12.png

  

  以启智润心,打造一流思政实践精品。立足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大融合,开展“浸润化”思想教育工程、“专业化”队伍培育工程、“发展型”资助育人工程、“守护型”心理育人工程、“成长型”就业育人工程、“引领型”国防育人工程、“信息化”服务育人工程、“品牌型”平台打造工程等八大工程,打造一流思政实践精品。强化实践教学和文化体验,不断拓宽课堂“半径”,努力打造课堂、校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场”,如开展“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红色实践三维立体交融的”轨道交通思政精品项目、“红色筑迹镌党史”、“船说党史”系列活动,坚持把学院“小课堂”延伸到新时代轨道、公路、水运等交通一线“大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交通强国建设的无穷魅力和现实意义。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形式,在2023年“挑战杯”国赛中,荣获红色专项赛一等奖1项,主体赛二等奖1项,“揭榜挂帅”专项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1 项。近三年,学院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粤疆石榴籽”社会实践队获评全国重点团队;“航标灯”社会实践队等10支实践队获评省级重点团队,就业案例入选2022全国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案例,2023年度攀登计划省级立项项目10项,立项数量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3。

  以辐射带动,输出特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依托学院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工作室团队和主持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带动全院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公开发表相关教研论文100余篇;通过在全国交通行指委、全国铁道行职委等召开的职业院校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分享广交特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和教学模式;通过在人民交通出版社、新华网等开展的全国线上公益直播讲座中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专题辅导、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工作坊、定向交流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14次以上,参与教师1.2万人次以上,辐射东西部上百所职业院校。

  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院校、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平台载体功能,强化引领示范,持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