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28日,一次聚焦“产教融合践行”的闭门大课——“平哥产教融合线下工作坊”在科技产教园区成功举办。本次培训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50余名学员参与,他们分别来自20个不同的企业和职业院校,其中包括10家企业代表,更有4家央国企、5家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校企协同的合力与意愿。

在当前产教融合成为教育领域与产业发展重要趋势的背景下,科技产教园区积极响应学院高质量发展号召,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办了此次意义非凡的线下工作坊。其目标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打破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特别是实现与园区共建单位的无缝对接,为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搭建平台。
本次培训通过沉浸式课程和高密度研讨交流,以五大模块:融合理念升维、典型案例剖析、团队搭建策略、目标绩效制定(KPI)以及校企合作中的选人择事机制,搭建起教育与产业无缝对接的沟通桥梁。产教融合实践知名专家杜平老师的授课,理论紧扣实战,方法注重落地,不仅解答了“为何融合”,更破解了“如何融合”的落地难题,为学员们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

培训专家杜平授课场景
特邀长江学者、肇庆学院交叉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永隆博士带来“人工智能+未来变革”专题讲座,帮助学员从未来视角重新审视产教融合的逻辑与走向。他提出的“AI时代不是加速教育变化的动力,而是重新定义教育目的的起点”引发了在场师生与企业代表的深度思考。

陈永隆博士讲座现场
期间,来自不同学校和企业的学员积极互动,围坐研讨、共话融合。一位参训学员提到:“这次培训让我意识到,产教融合不只是理念,而是一套系统工程;不只是校企联动,更是文化认同的建立。”
此次线下工作坊既是一场实务培训,更是一次融合思维的点燃。科技产教园区作为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场,正在形成“引平台、聚资源、强支撑、促融合”的闭环机制,未来将持续开展高质量的培训活动,助力区域产业生态和职业教育体系同步升级。
一个园区,联通两端;一次践行,贯通产教。“让教育在产业中生根,让人才在实践中开花”,这是科技产教园区不变的初心,也是学院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产教融合的时代使命。
此次产教融合线下工作坊的成功举办,是学院在推动产教融合道路上的重要一步。通过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教育与产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科技产教园区将继续融入和引进国内领先产教融合平台,在产教融合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逐步建设成为学院产教融合创新的展示窗口,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